王徽(高丽国王)

时间:2024-01-03 11:42:33编辑:影视君

王徽(高丽国王)的个人简介

王徽(1019年-1083年),高丽国第11代君主(1047年─1083年在位),初名,字烛幽,死后庙号文宗,谥号刚正明戴章圣仁孝大王,葬于景陵。

生平

高丽文宗王徽是高丽显宗的第三子,由元惠王后金氏所出,1019年(显宗十年)十二月初一出生于高丽开京。1022年,被封为乐浪君,1033年被任命为内史令。高丽靖宗死后继承王位。

文宗在位年间,治国有方,高丽王朝政治较为清明,经济高度繁荣,处于太平盛世的局面。文宗还大兴文治,任内佛教、儒学、美术、工艺等文化活动都得以大力发展。佛教在全国大盛,不论是地方或中央都有参与发经及讲课的活动。文宗用了十二年的时间修建了兴王寺,显宗以来持续了七十年之久的《大藏经》五千零四十八卷刻版工作在文宗年间完成。1067年,信奉佛教的太子王煦在兴王寺出家为僧,法号义天,封大觉国师,此后王煦又刻《续藏经》四千余卷。同时儒学也有发展,私学兴起,文宗朝最具代表性的儒臣崔冲,被誉为“海东孔子”。文宗不仅崇尚佛法,也提倡儒学,曾亲临国子监并对孔子行再拜之礼。

文宗在位年间,还积极发展对宋关系。早在1058年(文宗十二年),文宗便下令在耽罗、灵岩等地采伐木材,准备造大船,以便恢复与宋朝的关系,但朝臣因顾忌宗主国契丹而反对,故被迫作罢。后来宋朝商人黄慎奉发运使罗拯之命,于1068年和1070年两度来高丽,拜见文宗,试图恢复丽宋关系。文宗大喜,遂顺水推舟,于1071年(文宗二十五年)派遣民官侍郎金悌从登州入贡宋朝,恢复了中断40年之久的丽宋关系。1073年,文宗再度遣使入宋,1078年宋神宗也派使臣来高丽,两国交往非常频繁,此外在文宗朝还有多达15名的宋朝人入仕高丽。文宗时的高丽也获得了“小中华”的美称。

1083年(文宗三十七年)七月十八日,王徽薨于开京重光殿,死后庙号文宗,谥号仁孝(后加谥为刚正明戴章圣仁孝大王)。太子王勋继位,是为高丽顺宗。

评价

文宗一般被视为高丽王朝的一代英主,高丽在他的统治下进入了自太祖王建开国以来最繁荣强盛的时期。高丽仁宗朝的大臣林完曾谓:“至如文宗之遗风余烈,距今未远,时或闻先生长者之言,不觉泪下沾襟。观其躬行节俭,进用贤才,名器不假于匪人,威权不移于近昵。虽戚里之亲,而无功者不妄赏;左右之爱,而有罪者必加罚。宦官、给事择其谨慎少壮者,不过十数辈,以备洒扫。属内侍,必选其功劳才能者,不过二十余人。所司庶官,各竭其能,冗官省而事简,费用节而国富,故太仓之粟,陈陈相因,家给人足,时号太平,此我朝贤圣之君也。”

高丽后期文人李齐贤亦基本上同意林完的看法,并补充说文宗时“宋朝每锡褒赏之命,辽氏岁讲庆寿之礼,东倭浮海而献琛,北貊扣关而受廛”,但同时以儒家的立场批评文宗的崇佛:“独其徙一畿县,作一僧寺(指兴王寺),侈峻宇于宫阙,侔崇墉于国都,黄金为塔,百物称是,殆将比拟萧梁,而不知欲成人之美者,叹息于斯焉耳!”

朝鲜王朝大臣郑麟趾等编修的《高丽史》评价文宗说:“王幼聪哲,及长,好学善射,志略宏远,宽仁容众,凡所听断,不复遗忘”。

《宋史》评价文宗“治尚仁恕,为东夷良主”。

韩国当代史学界总结文宗时代“在位37年中大力整备文物制度,通常认为这一时期是高丽的黄金期。从佛教、儒教到美术、工艺等全方位的文化取得了巨大的发展。这是在继承新罗文化的同时吸收宋朝文化,才使高丽文化的创造性形成成为可能的事。”

逸事

高丽文宗王徽与北宋关系友好,在宋人笔记中记载文宗常诵《华严经》,祈祷来生投胎中国;又曾梦见北宋都城开封,“备见城邑宫阙之盛,觉而慕之”,乃作诗 《上元夜梦至汴京观灯》 以纪其事,诗曰:“宿业因缘近契丹,一年朝贡几多般。忽蒙舜日龙轮召,便侍尧天佛会观。灯焰似莲丹阙迥,月华如水泄云寒。移身幸入华胥境,可惜终宵漏滴残。”此事见于叶梦得《石林燕语》、郎瑛《七修类稿》、蒋葵《尧山堂外纪》、陈全之《蓬窗日录》等诸多中国史料中。

家庭

后妃 仁平太后金氏 (无所出)仁睿太后李氏仁敬贤妃李氏仁节贤妃李氏 (无所出)仁穆德妃金氏 (无所出)兄弟 高丽德宗王钦高丽靖宗王亨子女 高丽顺宗王勋(仁睿太后李氏生)高丽宣宗王运(仁睿太后李氏生)高丽肃宗王熙(仁睿太后李氏生)大觉国师王煦(仁睿太后李氏生,法号义天)常安英良公王L(仁睿太后李氏生)道生僧统王V(仁睿太后李氏生)金官庄宪侯王?(仁睿太后李氏生)卞韩章顺侯王郑ㄈ暑L罄钍仙├掷撕钔醭溃ㄈ暑L罄钍仙┐匣菔鬃醐Z(仁睿太后李氏生)朝鲜公王涛(仁敬贤妃李氏生)扶余侯王?(仁敬贤妃李氏生)辰韩侯王愉(仁敬贤妃李氏生)

上一篇:魅族5s

下一篇:五净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