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影《731》未上映,竟现恶心一幕,究竟怎么回事?

时间:2025-07-06 02:12:07编辑:影视君

近日,由赵林山导演执导的电影《731》已成功通过国家广电总局的严格审查,并定于今年7月31日正式上映,宣告这部充满历史震撼的电影即将与观众见面。然而,令人不禁心生疑问的是,这部揭露侵华日军731部队暴行的影片,在未上映之前便遭遇了突如其来的百万举报,令影片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。面对这一恶劣现象,不禁让人思索:是谁在背后制造这些举报?他们的真实意图究竟为何?到底是谁在试图抹杀历史的真相?

自《731》预告片发布以来,已经涌现出超过百万条举报,举报者们以“血腥暴力吓坏孩子”、“宣扬仇恨,破坏中日友好”作为指控理由,似乎在竭力阻止一部揭露历史黑暗的影片公映。影片的核心内容是为了还原那段鲜为人知、却深刻铭刻在历史记忆中的罪恶——731部队的恶行。面对这种暴力举报的声音,我们不禁要问:是谁在紧紧捂住这段民族伤痛?这些举报者背后隐藏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?这些力量是否意图在我们这个民族的集体记忆中植入遗忘的种子?

更有甚者,一些举报者打着“保护儿童”的幌子,传播那些扭曲的价值观,声称电影中的血腥场面会对孩子造成伤害,破坏他们的心理健康。导演赵林山不禁含泪反问:“当年731部队拿中国孩子做实验时,谁问过他们是否害怕?”这句话掷地有声,令人深思。在那段历史中,温情从未出现在任何一幅画面中。哈尔滨罪证陈列馆里的那些被冻得紫黑的儿童小手、日本NHK纪录片中老兵描述的胎儿在母腹中的最后挣扎——这些真实的历史画面,是否比任何电影的血腥场面更让人无法承受?小米粒认为,真正的保护孩子的方式,不是将他们的双眼蒙上,而是教会他们如何以勇气和理性面对真相。当《云上日出》用孩子的泪水浇灌和平之花时,观众才会明白:真正有温度的历史教育,从不应该在温室中培养。

同时,也有举报者将矛头指向电影“破坏中日友好”。这种言辞中的荒谬,混淆了揭露罪恶和煽动仇恨的界限。众所周知,731部队的罪行不仅是对中国人民的深重伤害,更是对全人类的历史耻辱。铭记这些罪行,是为了警示后人,避免类似的悲剧重演。对于那些试图淡化历史罪行的行为,尤其是日本右翼团体依然在教科书中抹去南京大屠杀的真相,用“共荣”来美化侵略,所谓的“破坏友好”的指控,实际上是在向历史正义发出挑战,甚至是一种软刀子。真正的中日友谊,只有在日本正视历史、真诚忏悔的基础上才能建立,而不是要求中国单方面的遗忘和妥协。

在这场举报风波的背后,我们同样看到了历史虚无主义者的身影。披着“言论自由”外衣的他们,或受右翼思想影响,或受外力操控,甚至可能是为了某些势力的利益而大肆宣传对731部队暴行的否定。他们不惜以“血腥”为名,轻视历史,恶意抹煞证据,但真相岂能轻易被掩盖?从俄罗斯解密的日军高官供词到731老兵的忏悔,再到哈尔滨罪证陈列馆中冷酷的物证——每一份证据都无可辩驳,暴行的真相早已写在历史的每一个角落。对于这些污蔑影片“消费苦难”的指控,我们应当清楚:真正的恐惧,是那些谎言一旦被揭开,遮掩真相的伪装就会彻底崩塌。

电影的定档日期——7月31日,注定成为一座无法忽视的历史警钟。这一天,不仅仅是《731》电影的上映日,更是对遗忘的警示,提醒我们铭记那三千条被731部队摧残的生命,其中三分之一是未曾绽放的生命之花。而且,或许你未曾知晓,曾有三位导演试图触及类似主题,却在神秘的环境下离奇死去。当公众聚焦在“谁在举报”的问题时,我们更应警觉:一个无法直面伤疤的民族,怎能捍卫自己的土地,如何保卫自己历史的荣耀?

7月31日,当你走进影院,那一刻,你将真正体会到,赵林山导演为了这部电影,已倾注了七年的心血与所有的财富,他只是希望守住这段民族记忆的最后防线。面对那些企图扑灭历史真相火种的举报者,我们该如何回应?最深刻的敬意,莫过于绝不允许历史的苦难被遗忘,而是铭记,让其永不沉寂。忘记历史,即是背叛!居安思危,勿忘国耻!

上一篇:曹文轩新作上市:四本绘本解锁生命四重奏,每一页都是给孩子的哲

下一篇:没有了